2020 年,「搶到」新一波在線教育的紅利 二維碼
2
疫情結束后的在線教育,將走向何方?成為了行業(yè)所有人的疑問。 線下機構中,有實力轉線上的需要思考如何完成OMO的順利融合,沒實力轉線上的也不想把自家數(shù)據(jù)全部轉存到第三方供應商,進而被一魚多吃;反觀線上教育企業(yè),盡管注冊用戶量和活躍用戶增長迅猛,但如何留住用戶,如何攤銷掉因為免費而帶來的額外成本,這是目前最棘手的困難。 無疑,體質不夠強的教培機構可能只有被迫關門歇業(yè)。之前的用戶要么流向頭部口碑較好的機構,要么被在線教育企業(yè)吸收。這背后的邏輯在于,經過去年一年的營銷大戰(zhàn)和疫情影響,在線教育企業(yè)的整體體驗課規(guī)模已經超過線下頭部企業(yè)。所以,頭部的企業(yè)繼續(xù)能保持頭部,尾部的企業(yè)也能有生存的空間,最難的則就是中部的機構。 在此次疫情中,在“停課不停學”政策影響下,教育機構紛紛采用了錄播或直播的方式進行教學上課。直播中最常見的班型無疑就是在線大班,至少這個模式短期見效快,模型成熟?;雍徒虒W效果雖存在一定的局限,但和巨額的流量紅利相比,都是可以犧牲的。 抓住機會,收割新一波紅利 早在去年暑期,36氪就曾報道過大戰(zhàn)盛況,三大金主每天廣告投放超過1000萬元,10家在線教育公司總投放額接近50億元。教育行業(yè)的抗周期和持續(xù)穩(wěn)定現(xiàn)金流特性再次震驚了整個廣告行業(yè),不僅讓廣告商提前完成KPI指標,更是讓廣告商們今年翻倍提升教育投放業(yè)績指引。比如頭條教育廣告2020年的目標即是,由40億元收入提高到80億元。 瘋狂的廣告投入后,另一個現(xiàn)象是教育企業(yè)開始對各大綜藝節(jié)目或者網劇或春晚進行贊助,比如《爸爸去哪兒》、《極限挑戰(zhàn)》、《中餐廳》、《最強大腦》,這標志著教育行業(yè)之間的競爭開始逐漸從營銷戰(zhàn)轉移到品牌戰(zhàn)。 值得一提的是,這個階段主要是集中在娛樂方向。直到這周三,網易有道宣布成功簽約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,成為旗下有道精品課的品牌代言人,同時也是郎平首次為教育機構代言。相信,自此以后,教育機構的代言人選擇就會不再集中于明星。 對于此次簽約,網易有道副總裁、市場負責人劉韌磊表示,首先,郎平最早從80年代開始就通過中國女排奪冠成為全國人民的偶像,對那兩代人“鐵榔頭”不言棄的精神影響很大,這是家長端;后來作為主教練,從北京奧運到上屆奧運會,再到去年的世錦賽,成績非常顯赫,所以對青少年的影響也很大,這是學生端;最重要的是,郎指導作為教練,這個形象和有道的名師戰(zhàn)略非常匹配。 據(jù)了解,**教練的代言身價在體育界也屬**之列。有道這個動作,代表教育企業(yè)的品牌競爭階段進入到新的階段,即找到更適合教育行業(yè)獨特性的代言人,而不再是對純流量明星的信仰。 對于一家公司來說,任何一次大的市場動作想傳遞的信號并非單個事件本身,而是更長遠的布局和機會識別抓取能力。很明顯,這次代言人只是有道主動參與今年暑期大戰(zhàn)的一個預熱。以及,這更是有道不想落后的戰(zhàn)略。相比行業(yè)其他幾家,有道All in K12明顯晚了幾年。 “我們還是以終為始去看這個事情,在線教育是基于內容基礎的服務業(yè)。在有道內部不管是早些年的互聯(lián)網產品還是現(xiàn)在的課程產品,背后的共識是:先有好的產品,然后去做市場推廣,去看用戶的反饋并不斷調整,最終一層才是形成自己的品牌。這個品牌是用戶心中真正的品牌,而不是我們單方面想要跟用戶傳達的。”網易有道副總裁、有道精品課負責人羅媛對36氪說道。 她繼續(xù)補充道,這次暑期投放和市場動作,一切還是基于我們覺得自己的課程和產品、服務準備好了,有道精品課是在線教育的長跑選手,所以我們認為在當下準備都很充分的情況下,可以在品牌上有所突破;另外一方面,當前市場和用戶對高質量在線教育需求非常大,因此現(xiàn)在是加大投入的好時機,這也就包括擴大產品知名度。但我們真正期待的是,最終通過口碑造就的品牌才能形成核心壁壘。 羅媛所說的好時機,是指經過疫情對教育在在線化的滲透加速,全民都有機會接觸到在線教育企業(yè)提供的產品,用戶教育和體驗已經完成。如果此時再加入高質量或名師課程的閉環(huán),吸引更多新增用戶和留存現(xiàn)有用戶便不再那么難,營銷成本自然有得到降低的可能。 在2019年,有道的營銷費用高達6.2億元,是上一年度2.1億元的近3倍。對應的營收方面,2019年為13億元,同比增長78%。相對來說,高效率投放和降低獲客成本必然是上市公司必然要面對的。因為資本不在對持續(xù)的高投放企業(yè)投入重金,未上市企業(yè)也就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燒錢獲客。轉而通過打造健康的財務模型證明自己具備造血能力。 運營驅動階段結束,產品和服務驅動進行中 從如何提高ROI角度來看,重金邀請代言人肯定是一筆很好的渠道投入,因為除了品牌認知的催化作用,對于實際的轉化幫助也是相對比較大的。36氪從一位第三方服務商獲悉,之前一位客戶從投放到購買正價課的轉化率大概是1%,啟動代言人以后,整體轉化率翻倍至2%。 正因為看到數(shù)據(jù)的轉向,在線教育企業(yè)都紛紛在奧運之年進行相關的明星代言。 36氪觀察到,在當下大熱的直播電商中,在線教育企業(yè)也都在進行精細化運營如抖音/快手類的流量平臺。操作方式主要分為,收購MCN公司進行流量和帶貨、內部直接投入團隊人力進行嘗試、入駐第三方提供相應內容課程。 比如羅永浩的直播中,就已經有教育企業(yè)進行定制式的嘗試,但目前還是帶貨只能硬件和低價試聽課為主。比如有道詞典筆、低齡英語AI學習課程。 上文中分析的營銷也好,品牌也罷,本質上還是對一家公司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考驗。獲取到的流量,如何進行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轉化率、完課率、續(xù)費率、業(yè)務擴科擴齡,這些業(yè)務的直接體現(xiàn)是在財報上。是否具備真正的造血能力?是否在一定時期內完成規(guī)?;?/span> 如何才有真正的規(guī)模供應優(yōu)勢,一位資深上市公司高管對36氪的分析是,教育行業(yè),還很像手工業(yè)時代,依賴于工匠。但100個工匠,不代表著可以多原來1個工匠100倍的產能,一般會更少。所以要轉向工業(yè)時代,有分工、流水線、機械化,把原來的教育整個閉環(huán)都壓在1個老師,分工變?yōu)椋赫n堂、教務、預習、復習。拆完以后,讓老師回到核心的課堂,其他事盡可能交給系統(tǒng)完成。 如果還是上文提及的有道為例,即使在網易的背書下,仍需要持續(xù)的對外輸出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。因此,代言人之后的后招和今年品牌策略拆分,就很具樣本性。 “為了應對暑期大戰(zhàn),有道在課程產品上做了很大升級,比如小學的互動課堂建設,在幫助更高效消化知識點上利用技術優(yōu)勢做了大量的互動性強的教輔內容?!?/span>智能筆在課堂練習中的應用,把課堂中練習互動環(huán)境做的非常超前。大部分只能通過選擇題互動,有道可以清晰的看到學生答題過程,在物理這些學科非常有效?!皳?jù)羅媛透露。 在財報中,2019年全年有道精品課的現(xiàn)金收入為7.49億元,占整個在線課程的80%。有道精品課付費人次83.3萬,其中K12為35.8萬,成人為47.4萬,兩者還有14%的差距。但是,K12的增長率是1.85倍,成人略有8%的下滑。所以最近2年,K12一定會超過成人部分。也正是因為看到了K12能爆發(fā)成長,所以今年有道的戰(zhàn)略再次進行了傾斜。 拆分來看,一部分是在引入業(yè)內名師的力度方面,2020年以來有道新增名師數(shù)量超過10位;另一部分是在快速復制上,打法來自于去年下半年開始跑出的像語文、物理、成人實用英語學科,尤其在獲客和轉化經驗中。 為了匹配戰(zhàn)略,有道更是對課程團隊架構進行了調整。各個課程團隊中啟用的新項目架構分為四部分:主講名師,課程研發(fā)團隊,招生團隊,輔導服務團隊。 “我們覺得從運營驅動的階段已經過了,產品服務驅動的階段正在進行,目前在推進技術系統(tǒng)驅動產品和組織?!绷_媛表示,技術系統(tǒng)包括數(shù)據(jù)、AI和IT的協(xié)同,在整個組織的作用目前還沒有完全發(fā)揮出來。 在線教育的新格局 如果從年齡段來看,0-6歲是在線教育最后的機會,由于之前的幼教新政,幼兒園無法單獨完成上市和并購,資本便不再看此賽道。同時,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于學習場景的要求更適合線下。托育也好,幼兒園也罷。 能在線化的最常見模式是提供Sass系統(tǒng),賦能自營店或者加盟店;還有一種便是提供AI互動課程,通過游戲化的方式培養(yǎng)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能力和思維訓練。這個行業(yè)今年倒有一些新的趨勢變化,比如36氪之前研究的一個項目,這個項目想在線下店和錄播課中間尋找機會,通過真人小班在線直播模式為0-3歲家庭提供“可以帶回家的早教中心”,并成為“早教版學而思”。 我們再看K12之外的成人英語,線下幾家大企業(yè)要么倒閉要么轉型擴科少兒要么想出售,線上三大完成IPO的教育企業(yè),一家徹底轉型青少兒領域、一家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而期待在少兒和公立校領域有所起色,另一家則通過并購切入青少兒領域。總體來說,成人英語賽道遇到的困難都很大,不止是在線部分。 不同于其他在線教育企業(yè),從營收構成來看,有道主要分三部分:學習服務、在線營銷服務、學習產品,對應貢獻比為54%、34%、12%。對比2018年,**大營收幾乎沒有變化。 變化的8個點在于,在線營銷比重降低,學習產品增加。換句話說,有道智能硬件相關產品的銷售增加明顯。 但問題在于,學習產品和服務的毛利率只有27%,在線營銷毛利率只有31%,整體導致有道的毛利率只有28%。相比較而言,有道的毛利率和同行之間差距還很大。 所以,對于有道來說,今年如何提高投放效率和逐漸具備盈利能力就一定是重心。具體來看,有道2018年的營銷占比只有29%,去年迅速提高至48%。也就是說,產生2塊錢收入,其中一塊錢就要投向營銷,剩下的一塊錢進行日常的運營管理和研發(fā)等。 今年暑假,瘋狂投放已然開始,是否堅持高投放,網易有道CEO周楓早在IPO接受36氪專訪時就提前給出了答案。覺得運營、投放都只是戰(zhàn)術層面,投放很難長期可持續(xù)。戰(zhàn)略層面,始終盯著用戶,最終用戶記住的一定是產品。長期來看,在線教育本質上還是內容生意,內容生意一定是個慢生意,需要慢慢打磨出有口碑的產品。新東方、好未來之所以走到今天,就是因為他們有好的產品。 “所謂“市場份額”是個偽命題,沒有所謂70/20/10,大公司都是被小公司打敗的。反正我們已經晚了,去跟大公司拼資源沒有意義,所以我們一定是創(chuàng)新者,我要有不同的戰(zhàn)略, 相比于投放比較兇猛的網校公司來說,我們會更偏技術、更偏創(chuàng)新。這個市場已經非常擁擠了,擁有自己獨特的優(yōu)勢,是**有可能制勝的方法。就算最開始我們是先入局者,我想我們還是會選擇慢慢打磨產品的方式,而不是大規(guī)模投放或采用比較激進的打法,那不是我們的基因?!?/span> 所以,產品固然是基因,但投放節(jié)奏不得不跟著加碼和加快。就在線K12玩家來說,從班型上看,一對一模式被證明單獨走不通,盡管存在剛需;在線大班或超級大班是主流,拼名師,拼運營,拼投放;剩下的就是在線小班,很難規(guī)?;?,但效果更接近線下。 若從終局回頭來看,一位資深投資人的判斷是,目前是整個在線大班時代,不能錯過,這個階段是用強勢師資把明確的需求快速聚攏到新的供給形態(tài)上。在線小班是終局,但終局是終局,路徑是路徑,終局不一定是一上來就被用正確形態(tài)布局的人占住,路徑中的變化也非常有可能。在線大班最厲害的公司也可能成為在線小班最厲害的公司。 可見,隨著在線教育企業(yè)付費用戶的增加,相應的助教團隊數(shù)量也會快速擴充。尤其是目前的幾家頭部企業(yè),員工人數(shù)超過1萬人,如何進行高效人員管理,才是**的挑戰(zhàn)。之前線下經驗給出的感覺是教培機構管理就是管理老師,對于如今的在線教育企業(yè)而言,便早已不再是。如何尋找和培養(yǎng)出具備大規(guī)模管理能力經驗的人才,才將是整個在線教育行業(yè)真正的競爭核心。 文章來源:36氪 作者:孝坤 |